從估值以及市場熱點的變化來看,股指在突破3000點之后,進一步上漲所累積的風險,已逐步有所加大,投資者在策略選擇上,有必要逐步轉向"防御"。 自今年初以來,A股市場的炒作主要圍繞題材股、績差股展開。從歷史經驗來看,題材股、績差股的瘋狂,往往意味著一個階段性行情的即將結束。因為除了極少數的績差股和題材股最終能夠"鯉魚跳龍門"以外,大部分題材股和績差股的炒作其實是在累積風險,尤其部分退市風險很高的*ST類個股。而市場對題材股的炒作熱情,將隨著年報風險的明朗而受到抑制,股價屆時難免會出現劇烈波動。以"杭蕭鋼構事件"為標志,管理層近期持續(xù)加大了對證券市場上的違規(guī)違法行為的監(jiān)管和查處,也將使得題材股在后續(xù)市場中所面臨的不確定性風險大大增加。 此外,雖然藍籌股受良好業(yè)績支撐,短期面臨一定的"補漲"要求,但這種"補漲"的幅度將受到其估值的制約。統(tǒng)計顯示,目前A股市場的平均市盈率為36倍左右,對應的年收益率只有2.78%,已低于目前10年期國債約3.50%的到期收益率。 因此,大盤在3000點以上需要整固。投資者不妨逐步降低持倉比重,積極防御市場中期調整的可能到來。 短期品種選擇方面,我們認為在近期持續(xù)受到資金關注的行業(yè),首先值得短線投資者密切關注。 統(tǒng)計顯示,近階段A股市場上23個行業(yè)均表現為資金的凈流入。其中化工、交通運輸、房地產、機械設備、交運設備5個行業(yè)則是近期資金凈流入的前五名行業(yè),化工和交通運輸兩個行業(yè)在一周多的時間里,資金凈流入量更是超過了100億元。 中長期來看,投資者近期不妨把配置的重點,更多地傾向鋼鐵、有色金屬、電力和交通運輸等"攻守兼?zhèn)?的估值優(yōu)勢品種上來。
|